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消费金融提升服务质量建议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消费金融提升服务质量建议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近几个月以来,很多人都反映各大银行纷纷促销消费信贷。以前很多人抱怨借贷难、授信难,导致大量的网络借贷和民间借贷的流行,甚至有的人直接提出,如果银行贷款容易,是不是就不会出现网络借贷和民间借贷的行为。言外之意是银行对贷款的管理过于严格,才导致一些资金需求者寻求网络借贷和民间借贷。
但如果反过来再想想,如果真的银行贷款那么容易,对贷款的需求真的是有求必应,是不是就一定好呢?也不一定。因为如果银行放开贷款资金供应,对社会负债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?明确的结论是:大量的过度负债可能导致更多的社会问题。
工商银行客户收到推销短信:融e借贷款利率下调!我行已下调你的个人信用贷款年利率至4.35%!支持按期付息一次性还本。
招商银行客户收到的信息则是:招行闪电贷年利率最低是3.96%起。
各银行纷纷出现消费信贷“放水”潮。虽然说,银行消费信贷利率低于4%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,但在今年在4月初出现的低于4%消费信贷都是特定的贷款对象,实际上具有公益性质,比如农业银行向抗疫医护人员的“天使e贷”发放低至3.99%贷款利率的消费性贷款;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年利率最低到3.8%、授信最高30万元的医护贷,贷款目标人员也仅仅针对医护人员,在贷款申请人员的限定上都有明确的界定。
选择消费信贷产品或业务时该注意什么?
一、消费的目的
二、可靠性
希望以上能够帮助大家做好判断,总之,在选择消费信贷服务时,在不冲动的情况下,多思考,多总结。
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选择正规的渠道办理业务
我们在办理银行消费贷款的时候,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渠道办理业务。所谓正规的渠道,包括:银行网点、手机银行APP、微信银行、电话客服之类。
不要通过贷款中介机构办理业务
贷款中介通常会利用广大客户的信息不对称,以及客户对银行业务的不了解,赚取贷款介绍费用。通常一笔贷款的中介费能高达6个点,也就是我们贷款金额的6%。这里要提醒大家:中介并不能帮助我们提高贷款的审批通过几率,也不能提高贷款额度与降低贷款利率,还有信息被泄露的可能。也就是说,我们自己去银行网点办理贷款和通过中介办理贷款,是没有任何区别的。
明确区分是否是银行贷款
银行的消费贷款,通常有着额度高、利率低、期限长的特点。而有部分银行,除了自己的消费贷款以外,还会推荐该银行旗下消费金融公司的消费贷款,或者是银行信用卡的专项分期。此类贷款的贷款利率就相对高一些了。举个例子,招商银行的消费贷款,叫做“闪电贷”,利率是很低的。而招商银行旗下的招联消费金融公司,也有消费贷款,叫做“招联好期贷”,利率就相对高了很多。这里就需要我们在申请贷款时,做好区分。
明确还款方式及真实贷款利率
通常消费贷款的还款方式包括:等额本息、先息后本、随借随还、等本等息,还款方式不同,利率计算方式也会不同。举个例子,如果等额本息还款的利率是5%,那么贷款的真实利率就是5%,但如果等本等息的还款方式,月费率是0.7%,那么年利率可不是8.4%,而是要翻番,接近18%的年利率了。等本等息的还款方式,通常出现在非银行的贷款,以及银行信用卡的各类分期中。
量力而行
理论上说,银行的消费贷款,是用作于消费用途的,严禁用于购房、投资、经营等。我们在申请贷款前,就要明确自己的收入情况,是否可以支撑还款,会不会给自己造成过大的还款压力,一定要量力而行。
上述,就是从银行申请消费贷款,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。
新时代,我国经济正面临从数量扩张速度型发展向质量效益型发展阶段转变。要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,在消费领域重点要解决消费供给与消费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,解决消费供给结构失衡的问题。
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向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的消费产品或服务,是优化消费结构、提升消费品质、促进中高端消费的重要途径。同时对于低水平简单重复的消费品供给要降库存,要去产能,解决供给结构性过剩的弊端!
尤其要大力增加优质消费品的有效供给能力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;要努力适应培育智能消费、健康消费、绿色消费、安全消费、文化消费、信息消费等新消费热点的需要,加大技术创新、市场创新、管理创新,努力提升消费品和消费服务有效供给能力。
要更加突出消费发展的提质增效,由强调数量扩大到强调消费发展质量,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以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,以消费需求为导向,重视消费品质,发展中高端消费,发展新型消费业态和流通模式,加大网上和网下流通渠道的创新,增强消费的便捷性,努力在消费市场的繁荣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满足感、幸福感。
就如何提高消费能力才能促进经济发展?我认为需要通过加强以下三个方面工作得以实现:、
(一) 继续提高居民收入,增强居民消费能力。居民消费能力取决于收入水平、收入结构和支出预期等因素,要提升居民即期消费能力,需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,健全社会保障等机制。
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稳定物价总水平,建立与物价水平挂钩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,努力化解物价上涨对低收入居民实际收入和消费能力的影响。
(二) 培育新的消费热点,促进居民消费升级。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,我国实施的一系列消费刺激政策在这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,但随着相关消费政策到期,政策效应减弱,还产生了一定滞后影响,对扩大消费带来了新的压力。当前,要抓紧研究“家电、汽车下乡”等政策到期后鼓励大宗消费的后续政策,完善家电、汽车、家具等产品以旧换新政策,推动电子商务、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健康发展。
(三) 优化城乡消费环境,提升居民消费意愿。
一是切实保障安全消费。针对食品、药品安全等突出问题,开展重点领域、重点环节专项整治,深入打击各种假冒伪劣商品、消费侵权行为,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,维护好消费者权益。
二是着力推进便利消费。加强市场流通体系建设,加大对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支持。加强城市社区商业的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,打造城市商业中心和特色街区。完善农产品零售终端网络,建设农贸市场、生鲜超市、社区连锁菜店和标准化菜市场。加快城乡交通体系、服务设施建设。规范网络交易行为,改善网络消费环境。
三要积极促进信用消费。研究实施信用消费促进政策,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开拓消费信贷业务,有针对性培育消费信贷增长点,推进大宗商品和服务消费信贷,完善信用消费体系。支持零售企业与银行、保险、信用担保机构合作,完善信用消费担保制度,降低信用消费风险。
以深圳为例,身边朋友每个月最大开销不是房租就是房贷,然后是子女教育费,别人孩子都学各种兴趣班,自己孩子不学就输在起跑线了,如果父母身体都好有退休金还好些,有些父母身体不好没有退休金,子女孝顺,这又是一大笔资金。最后剩下的除了吃饭生活外,真的没有太多消费能力了。旅游购物那都是别人朋友圈的事,自己最多点个赞凑个热闹。如此下去经济如何能发展?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还好说,稳定,抗风险能力尤其是疫情期间更加突出,做生意或打工的真就不容易了,朝不保夕,拼命的努力为了一线希望。真的很累。很多人佩服深圳速度,人都是逼出来的!人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的,谁不喜欢舒服,没办法呀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消费金融提升服务质量建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消费金融提升服务质量建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2025-01-12 17:39:01
2025-01-12 03:09:01
2025-01-11 12:39:02
2025-01-11 02:48:03
2025-01-10 20:18:02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金融行业ppn的问题,于是小…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消费金融上线公告的问题,于是…